足球新规即将实施:守门员持球时限缩减 增设队长交流制度
中国足协于6月26日正式通告,自2025年7月1日起将全面执行国际足球理事会制定的《足球竞赛规则2025/2026》(十一人制)。这项新规对比赛中的多个环节进行了重要调整,其中守门员持球时限和场上沟通机制的变化最为引人注目。
守门员持球时限从原先的6秒缩减至严格的8秒,这一变化旨在加快比赛节奏。当守门员用手或臂部控制球超过规定时间时,裁判将直接判给对方一个角球,而非既往的间接任意球。值得注意的是,裁判将以举手示意方式对最后5秒进行倒计时提示,但不会出示黄牌警告,除非守门员屡次违反此规定。
在比赛沟通机制方面,新规特别设立了"队长专区"制度。场上球员与裁判的正常交流仍然是被允许且受鼓励的,这有助于维持比赛的透明度。但新规明确规定:
- 仅允许双方各派一名队员(通常是队长)与裁判进行沟通
- 沟通必须以尊重为前提
- 队长需协助管控队友的情绪和行为
- 违规接近裁判的球员将面临黄牌警告
裁判员在特定情况下可暂停比赛,给予队长时间向队友解释判罚内容。这项规定源于对比赛中群体性争辩现象的观察,数据显示在2023赛季中超联赛中,平均每场会出现2-3次球员围堵裁判的情况。
国际足球理事会技术官员指出,这些调整是基于全球范围内对比赛流畅性和公平性的持续优化。其中守门员时限的修改参考了五人制足球的成功经验,而"队长专区"则借鉴了橄榄球等项目的成熟做法。业内专家认为,这些变化将显著提升比赛的连贯性和观赏性。
新规还保留了裁判的裁量权,允许其与非队长的球员进行必要交流,特别是在涉及违规、犯规或球员受伤等特殊情况时。这些细则体现了规则制定者在维护比赛秩序与保障球员权益之间的平衡考量。